每對夫婦都期待擁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影響寶寶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早產,即從末次月經的第一天算起,懷孕滿28周至不滿37周間分娩,在此期間分娩出的新生兒稱早產兒。
按照優生優育的原則,每一位女性在準備懷孕之前,應該去產科醫生那里進行全面的孕前咨詢,包括是否有導致早產的目前已知的危險因素;在確知自己懷孕以后,還應該根據醫生的建議做定期孕期檢查,評估是否有早產傾向,以便盡早發現問題,采取應對措施。
導致早產的原因一:疾病
妊娠合并急性傳染病和某些內、外科疾病,如風疹、急性傳染性肝炎、急性腎盂腎炎、急性闌尾炎、心臟病等,容易導致早產。孕婦內分泌失調、孕酮不足,嚴重甲亢、糖尿病等,均可引起早產。嚴重貧血的孕婦,由于組織缺氧,子宮、胎盤供氧不足,也可發生早產。孕婦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不足及維生素E、葉酸缺乏,也是導致早產的原因之一。
導致早產的原因二:流產史
流產史,尤其是晚期流產史、反復流產、人工流產、引產或流產后不足一年又再次懷孕的對孕婦影響最大。
導致早產的原因三:多胎妊娠及胎位
雙胎或多胎妊娠由于子宮過度伸展,最常導致分娩提前,早產率是一般妊娠的10~15倍。臀位早產的發生率為20.4%,是一般產婦早產率的7倍。
導致早產的原因四:年齡
未滿20歲或大于35歲的孕婦早產率明顯增高,尤其是小于20歲者,早產發生率是20~34歲組的11倍。
導致早產的原因五:生活環境
工作時間過長、過累可使早產率明顯增高。妊娠后期頻繁的性生活,易引起胎膜早破,是導致早產的較常見原因。此外,孕婦吸煙和過度飲酒,也與早產密切相關。
上一篇:剖腹產有哪些特點
下一篇:產婦分娩前的信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