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癥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未妊娠者。其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世界衛生組織于20世紀80年代中末期在25個國家的33個中心調查結果顯示發達國家約有5%~8%的夫婦受到不孕癥的影響,發展中國家一些地區不孕癥的患病率可高達30%,我國約為6%~15%。全世界的不孕患者人數約為8000萬—1.1億。不孕癥發病率的遞增趨勢可能與晚婚晚育、人工流產、性傳播疾病等相關。育齡夫婦性生活正常,同居、 未避孕,2年內從未妊娠。
美國科羅拉多生育醫學中心戈德納博士率領的研究小組對小鼠進行的研究顯示,蛋白質偏高的飲食可能不利于婦女懷孕。
含25%蛋白質的飲食干擾小鼠胚胎初期的正常基因印記,同時也影響胚胎在子宮內的植入著床以及胎兒的成長。
戈德納博士指出,高蛋白飲食會導致雌性動物生殖道胺水平升高,對著床前的胚胎產生不良影響。飲食蛋白質含量高于25%的雌鼠的胚泡顯示H19基因印記異常,胎兒發育延遲。另外,高蛋白飲食組在胚胎著床前的流產率明顯增高。
戈德納博士說:“研究對象雖然是老鼠,但所得到的結果可能也關系到人類的生育和飲食。”他認為,高蛋白飲食不適合想要懷孕的人,希望懷孕的婦女要確保蛋白質的攝取少于總能量的20%。